各培养单位:
为持续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国内外合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并实施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以下简称“创新项目”),我校现有7个执行中项目。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第二批人员申报工作的通知》(留金美[2025]10号)精神,现决定启动我校2025年创新项目第二批人员选拔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可申报项目及人员类别、规模
1.智能微纳卫星设计与制造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1)选派专业: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及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2)选派人员:我校优秀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全日制非定向应届硕士毕业生,全日制在读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或在职教师。
3)留学单位:英国萨里大学、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俄罗斯萨马拉国家研究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
4)选派类别和规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学费资助)2人,访问学者1人。
5)留学及资助期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6-48个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24个月;访问学者3-12个月。
2.人机共融外骨骼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1)选派专业: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及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2)选派人员:我校优秀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全日制非定向应届硕士毕业生,全日制在读非定向硕士、博士研究生。
3)留学单位:法国洛林大学、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法国里尔高等工程师学院、意大利理工学院。
4)选派类别和规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7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人。
5)留学及资助期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6-48个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24个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12个月。
3.射频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技术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1)选派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及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2)选派人员:我校优秀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全日制非定向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全日制在读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或在职教师。
3)留学单位: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4)选派类别和规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人,访问学者1人,博士后1人。
5)留学及资助期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6-48个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2-24个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24个月;访问学者3-12个月;博士后6-24个月。
4.先进功能材料技术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1)选派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及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2)选派人员:我校优秀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全日制非定向应届硕士毕业生,全日制在读非定向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在职教师。
3)留学单位:德国莱布尼茨聚合物研究所、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
4)选派类别和规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学费资助)1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访问学者1人。
5)留学及资助期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6-48个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24个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12个月;访问学者3-12个月。
5.分布式系统智能控制与优化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1)选派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2)选派人员:我校优秀全日制在读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或在职教师。
3)留学单位: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韩国岭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4)选派类别和规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访问学者1人,博士后1人。
5)留学及资助期限: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24个月;访问学者3-12个月;博士后6-24个月。
6.机械系统动力学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1)选派专业: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力学及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2)选派人员:我校优秀全日制非定向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全日制在读非定向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在职教师。
3)留学单位:罗马尼亚克鲁日巴比什波雅衣大学、俄罗斯彼得大帝圣彼得堡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4)选派类别和规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学费资助)1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人,访问学者1人。
5)留学及资助期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6-48个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24个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12个月;访问学者3-12个月;博士后6-24个月。
7.先进光电成像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1)选派专业: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及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2)选派人员:我校优秀全日制非定向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全日制在读非定向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在职教师。
3)留学单位:波兰华沙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韩国延世大学。
4)选派类别和规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学费资助)1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人,访问学者1人。
5)留学及资助期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6-48个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24个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12个月;访问学者3-12个月;博士后6-24个月。
二、资助内容
国家留学基金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包括伙食费、住宿费、注册费、交通费、电话费、书籍资料费、医疗保险费、交际费、一次性安置费、签证延长费、零用费和学术活动补助费等)。仅对标注了含学费资助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人员提供学费资助,其他均不资助学费。具体资助方式、资助标准等以录取文件为准。
三、校内申报时间截点
1.5月25日前
各申请人联系外方学校、导师获取邀请信等申报材料,向各项目负责实施学院及项目负责人沟通确认推荐名额,并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预报名信息。
3.6月1日前
各项目实施单位会同研究生院共同确定各项目候选人并公示。
4.6月1-11日下午14时
各候选人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进行网上报名,按要求准备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材料,具体材料见材料清单。
5.6月11-20日
研究生院在线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核并填写提交《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人员材料审核表》,提交单位推荐公函、推荐人员名单等材料至国家留学基金委。
6. 6月20日-7月
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对申请人材料进行抽查复核,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
7.7月底前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布录取名单,各申请人登录信息平台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查询录取结果,下载打印录取文件,办理后续派出手续。
8.8月起
录取人员陆续派出。
四、申报要求及材料清单
1.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研究生类别人员申请材料列表及说明(博士、联培博士、硕士、联培硕士)
https://www.csc.edu.cn/article/3297
2.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访学类别申请材料列表及说明(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
https://www.csc.edu.cn/article/3298
3.创新项目外语合格条件
https://www.csc.edu.cn/article/3300
4.人员相关常见问题解答
https://www.csc.edu.cn/article/3301
五、联系方式
1.加入2025年创新项目申报咨询QQ群,群号669144908,获取更多项目申报信息;
2.咨询研究生院培养办陈老师:025-84315256;
3.各项目实施单位联系方式: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实施单位 |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1 | 智能微纳卫星设计与制造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 机械工程学院 | 陈老师 | 025-84303993 |
2 | 人机共融外骨骼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 中法工程师学院 | 王老师 | 025-84303971 |
3 | 射频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技术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 微电子学院 | 李老师 | 025-84303252 |
4 | 先进功能材料技术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王老师 | 025-84303137 |
5 | 分布式系统智能控制与优化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 自动化学院 | 李老师 | 025-84318726 |
6 | 机械系统动力学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 能动与动力工程学院 | 严老师 | 025-84315989 |
7 | 先进光电成像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 李老师 | 025-84315431 |
永利欢乐娱人城研究生院
2025年4月25日